AM演出
樂见三身——震旦“禅韵”音乐会
“昔者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今人观器听音,乃知文明不朽。”

上海震旦博物馆的六楼佛教造像展厅主要由犍陀罗造像与北魏、隋唐等时期的本土化造像构成,以古器物学研究方法呈现各造像的材质特征与工艺技术,从发展史的角度介绍中国佛像的源起、本土风格的形成及古佛新生的意义,由一个侧面阐释华夏文明所具有的深厚艺术创作力与文化融合力。许多观众流连于此,感受佛教造像与外滩万国建筑群隔江相望所呈现的奇妙景象。

此次特邀跨界音乐社团樂乐樂社,选址六楼佛教造像展厅,在“五一”当天推出“樂见三身——震旦‘禅韵’音乐会”:暗合《景德传灯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之境——当陆家嘴与外滩的现代摩登透过玻璃幕墙与千年佛像辉映,丝竹管弦将演绎“三身佛”(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化身释迦牟尼佛)的哲思。取《六祖坛经》“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之意,“樂见三身”既是音乐与造像的时空对话,亦是观众与文物的精神共鸣。

昔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凝神遐想,妙悟自然”,今以音声为桥,让北齐的飞天飘带随琵琶轮指飞扬,令唐代菩萨的璎珞在笙簧震颤中共鸣。当外滩的钟声与展厅的梵音共振,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终将成就海派文化新的“霓裳羽衣曲”。
曲目单
《不二竹鸣》
《六合大定》
《丝路梵影》
《禅林秋月》
《数字坛城》
《江月何年》
艺术家
章文婷 青年扬琴演奏家
中国二级演奏员。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扬琴文学硕士,国家艺术基金首批民族器乐演奏人才,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文广之星”,中国乐器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以“传统创新者”与“国际文化使者”双重身份活跃于全球舞台。师从成海华教授,受项祖华、黄河张金堂、张高翔、谢玉虹等大师指导:荣获中国文化部文华奖、金钟奖、第二届国际器乐比赛、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等数十项国内外大奖。
高文文 青年笙演奏家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高音笙演奏员(国家二级演奏员)、上海音乐学院笙专业硕士,师承雷建功(国家一级演奏家)、刘金祥(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超铭(上海音乐学院笙学科奠基人)三位名家,以兼具传统底蕴与先锋精神的演奏风格蜚声乐坛。从业十六载,荣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管乐银奖、江苏省器乐大赛金奖等权威奖项,2017年及2022年两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吴静怡 青年二胡演奏家
201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永德教授,现为上海越剧院solo二胡,2019年参加第二届世界进口博览会,在豫园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演奏越剧《十八相送》。2022年荣获第三届“美国传承杯国际艺术节”金奖。2023年“优秀园丁”奖。
王慧杰 青年双排键电子管风琴演奏家
上海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专业,国家三级演奏员,ICM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认证讲师。现任上海交响乐团Misa星推秀指定乐团——卡里欧室内乐团首席电子管风琴演奏员,同时担任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特聘演奏家,在京沪浙三地完成剧院巡演逾百场。常年驻演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乐器展等国家级文化平台,并为罗曼园艺术中心及日航/希尔顿酒店打造定制化管风琴艺术项目。
刘芳 青年琵琶演奏家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师。上海音乐学院琵琶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周丽娟教授。在校期间获“文华艺术院校奖”传统组合类银奖。自2011年至今,与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老师合作,在上海青浦朱家角“水乐堂”演出中担任琵琶独奏。2019年参加央视中国器乐大赛,获非传统组合类全国16强。两次受邀参加上海进博会演出。并多次参与《风华国乐》《天天向上》《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的录制。
许任飞 青年竹笛演奏家
上海文广民族乐团竹笛声部首席/独奏演员。幼承江南丝竹非遗传承脉络,启蒙于康文国乐社任德华先生,深得南派竹笛清丽婉转之精髓;系统研习于上海音乐学院鲍敖法教授、上海民族乐团首席郁史淼先生;师承当代中国笛坛宗师俞逊发先生,得授口笛秘技与当代演奏体系。领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口笛协奏,开创民乐现代演绎新范式。与昆曲王子张军建立长期艺术同盟,在《牡丹亭》等经典剧目中实现笛韵与昆腔的当代对话。2019中国戏剧节闭幕式特邀演奏家(文化部主办);CCTV《空中剧院》常驻竹笛艺术家;白玉兰奖/文华奖获奖艺术家专辑御用笛箫;上海中医药大学美育导师/傅雷中学竹笛艺术指导。
李帅帅 青年唢呐演奏家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戏曲家协会会员,出生于唢呐世家,师从中国现代派唢呐第一人、上海音乐学院刘英教授学习唢呐演奏,曾经与上海爱乐团合作《春节序曲》,与著名作曲家、即兴钢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念劬教授合作《百鸟朝凤·智斗》,首演作曲家周成龙老师创作的唢呐独奏曲《绣金匾》,担任上海交响乐团主办的“Aep音乐地图课堂中西乐碰撞的火花——养心殿音乐座谈会”唢呐主讲与演奏。
张锦天 跨界打击乐演奏家
国家三级演奏员,上海戏剧学院打击乐专业科班出身,现任职于戏曲院团司鼓。常年担任CCTV《空中剧院》等国家级平台御用鼓师,参与录制剧目屡获中国戏剧奖、国家艺术基金等重点项目支持;为《大清相国》等文化部重点话剧定制打击乐声效系统,实现传统锣鼓经与现代戏剧美学的有机对话。
Gursu
来自土耳其,从小在音乐环境中长大。2007年起学习音乐,并接受土耳其著名鼓手的指导。熟悉许多不同的音乐风格,并曾与不同流派的乐队和管弦乐队一起演出。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Mandy
师从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塔布拉鼓音乐家Sri Subhajyoti Guha。致力于传播和教学北印度传统塔布拉鼓。印度驻沪总领事馆演出嘉宾;受邀于协和双语学校、上海纽约大学等举办塔布拉鼓讲座及课程;为格莱美奖获得者Abhiman Kaushal的塔布拉鼓讲座任现场翻译。
合作品牌

樂乐樂社由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乐器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章文婷组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樂乐樂社以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先锋电声乐器、西洋乐器结合,原创乐曲为主,辅以即兴音乐构造不同形式类别和风格的演绎。尝试以“破圈”的方式,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展现器乐魅力。探索本真的音乐,以音乐为语言与世界对话。
不仅跨界融合,樂乐樂社还致力于推陈出新,在传统音乐的推广上不遗余力,尤其将传统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审美相结合。既有传统经典流派曲目,也有经典流行等改编曲目演绎,甚至在戏曲风格音乐上也有不俗表现。旨在让更多爱乐者更全面了解民族音乐的多元性。同时在演奏形式上不拘泥于人数限制及组合形式,有中西结合以及全民乐组合形式。
活动介绍

主题:AM演出 | 樂见三身——震旦“禅韵”音乐会
时间:2025年5月1日(周四)15:00–16:00
地点:震旦博物馆六楼佛教造像展厅
合作品牌:樂乐樂社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无需预约,观众需持博物馆有效门票入场;六楼佛教造像展厅视情况于演出时段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