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之夜
草木荣枯:樱花如何取代菊纹、桐纹成为日本象征?
又到了樱花绽放的季节。无论是驱车前往植物园公园欣赏满开的河津樱还是打飞的追着邻国的“樱花预报”,提到樱花,一定都会立刻联想到日本。然而,直到最近100年,樱花才被塑造为日本的象征。在古代和中世,作为皇室纹章的菊花纹和桐纹,以及在近世作为德川政权的葵纹都更能代表日本。

日本成为樱花之国是拜近代化所赐。一方面,随着天皇权力在幕末时代重新兴盛却又很快因“大日本帝国”的崩溃而消散,菊花纹也跟随经历了“神格化”之后的衰败;另一方面,樱花品种“染井吉野”(ソメイヨシノ)本身就很特殊。人工培育的染井吉野可以通过嫁接和扦插反复“克隆”,使得所有的染井吉野的花瓣形状、色泽、花期都相同。而这一占据了日本80%的樱花品种也成为了塑造国民性、加强身份认同的道具,并在特殊时期加剧了不安的狂热与人性的扭曲。

如今,三月底四月初的樱花季已经成为日本普通人开学季、毕业季和入职季最熟悉的美好风景。在日本的各种文化输出中,樱花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美学意象与哲思象征。和平年代里这些粉白色的美丽花朵回归自然赋予的简单,遵守着每年的短暂相会,带给人们最美的视觉体验。
“白领之夜”一季度的“植物风景”已经分别探讨了“植物与器物”“植物与城市”这两个人类与植物的互动案例,最后一期我们将继续延展至“植物与民族”。
本期讲座,震旦博物馆特邀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商兆琦老师,带领大家回溯日本独特的“植物”象征的变化历程,揭开今日转瞬即逝的美好风景下或许有些沉重的岁月史话。
主讲人

商兆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学士)和东京大学(硕士、博士),专业方向为日本近代史、政治思想史。著有《鉱毒問題と明治知識人》(東京大学出版会,2020年9月),《“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1895–1945)》(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7月),曾获日本思想史学会奨励賞和文津图书提名。
活动介绍

主题:AM讲座|【白领之夜】草木荣枯:樱花如何取代菊纹、桐纹成为日本象征?
时间:2025年3月28日(周五)19:00–20:00
地点:震旦博物馆1F多功能厅
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商兆琦
活动流程:
18:30–19:00 活动签到(钢铁侠处)
19:00–20:00 讲座分享
20:00–21:00 自由参观(常设展厅)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限额90人,需提前预约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