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赏震旦
秋收•养藏——樂养身心音乐会
上海震旦博物馆的二楼汉唐陶俑展厅精选馆藏汉唐时期人物、动物及居家建筑等彩绘陶俑,结合动画虚拟场景,以行、衣、住、戏、乐为主题,在展现汉之栩栩、唐之盈盈的陶俑艺术成就之余,重塑汉代“事死如生”观念下朴拙活泼的社会氛围,以及唐代“丰肥浓丽、热烈放姿”风致中蓬勃进取、气魄开张的时代气息。而在展厅最后的“乐”章,展出了诸多服化精美、姿态优雅的“宫廷乐队”,许多观众流连于此,在霓裳羽衣曲的伴奏下,感受北朝大唐的风华魅力。
值震旦博物馆十二周年馆庆之际
10月樂赏震旦音乐会选址二楼汉唐陶俑展厅
音符如药,调理气机;旋律如风,疏通心绪
樂乐樂社此次还特邀中医文化传承人一起,通过多样乐器、多种感官、多元形式,打造一场秋收•养藏——樂养身心音乐会。
扬琴清脆、竹笛悠远、古筝流转、二胡深沉、琵琶灵动……传统民乐与电子合成器巧妙对话,再与馆藏乐俑暗合成奏;以耳收声,以心藏神,一起来邂逅这个金秋的身心丰足栖所,感受既古朴又未来的声景幻境吧!
曲目单
第一乐章:呼吸吐纳·培土生金
《入画江南》
《月夜萱花》
第二乐章:香涤肺燥·调和身心
《前世今生》
《西游阳关》
第三乐章:秋穴藏润·指捻清欢
《念•旧时》
《烟雨妆台》
第四乐章:五禽戏秋·动静相宜
《珠落玉盘》
《月圆花好》
艺术家
章文婷
中国二级演奏员,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扬琴文学硕士,国家艺术基金首批民族器乐演奏人才,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文广之星”,中国乐器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亚洲扬琴协会常务理事。以“传统创新者”与“国际文化使者”双重身份活跃于全球舞台。
作为首位扬琴文学硕士,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成海华教授,受项祖华、黄河、张金堂、张高翔、谢玉虹等大师指导:荣获中国文化部文华奖、金钟奖、第二届国际器乐比赛银奖、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金奖、国际多弦比赛专业组第一名等数十项国内外大奖;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培养人才;指导学生屡获全国金奖,获全国扬琴圈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白玉兰菁英教师等荣誉。
多年来持续探索扬琴与全球音乐流派的融合:策划主演数十场扬琴专场系列演出,跨界电声乐队与世界乐器,原创曲目反响热烈被誉为“东方扬琴的世界性表达”;创建海派融合乐队樂乐樂社,秉承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以多元跨界融合推动民乐破圈传播;深耕民乐普及,主讲“跟着民乐去旅行”系列音乐会数十场,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风华国乐》、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等节目中推动扬琴破圈;跨界合作刘欢、胡彦斌,参与游戏音乐录制,覆盖超10万观众。
近年来个人在美国、日本、北欧等海外专场巡演达三十余场。登陆国家大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九棵树艺术中心、保利大剧院、浙江音乐厅、湖南大剧院等顶级专业场馆,与国内知名乐团如上海民族乐团、浙江歌舞剧院、湖南歌舞剧院、上海文广民族乐团、上海飞云民族乐团以及王永吉、夏飞云、瞿春泉、阎惠昌、王甫建等指挥大师合作赞誉有加。
高文文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高音笙演奏员(国家二级演奏员)、上海音乐学院笙专业硕士,师承雷建功(国家一级演奏家)、刘金祥(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超铭(上海音乐学院笙学科奠基人)三位名家,兼具传统底蕴与先锋精神的演奏风格。曾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管乐银奖、江苏省器乐大赛金奖等奖项,2017年及2022年两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计划。艺术足迹跨越国际,以文化使者身份携笙韵亮相各类国际艺术节及港澳台文化交流核心现场,以精湛技艺重塑国乐国际表达。
吴静怡
上海越剧院solo二胡,“个人先进”。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成员。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永德教授,2013年获金钟奖组合类比赛优秀奖;曾受邀出访新加坡、日本等海外演出,连年应邀香港维多利亚港文化艺术中心参演,多次录制央视戏曲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戏曲晚会。
2019年参加第二届世界进口博览会,在豫园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演奏越剧《十八相送》。2022年荣获第三届“美国传承杯国际艺术节”金奖。2023年“优秀园丁”奖。
刘芳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师。上海音乐学院琵琶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周丽娟教授。在校期间获“文华艺术院校奖”传统组合类银奖。自2011年至今,与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老师合作,在上海青浦朱家角“水乐堂”演出中担任琵琶独奏。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奏琵琶协奏曲《悉听琵琶》,广受好评。2022年参演《原神》新春交响音乐会。2021年在上海音乐厅参演“丝竹雅集会知音——上海江南丝竹乐团建团五周年专场音乐会”。2019年参加央视中国器乐大赛,获非传统组合类全国16强。两次受邀参加上海进博会演出。演奏风格传统清丽,追求创新多样,曾与多个民族艺术家合作,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奖,出访奥地利,意大利,南非,博茨瓦纳,日本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多次参与《风华国乐》《天天向上》《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的录制。
侯雪凝
国家二级演奏员。上海越剧院双排键演奏员、作曲。上海音乐学院硕士。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师从朱磊教授、曾梦副教授、朱波副教授等学习双排键演奏,师从金复载教授、秦诗乐教授、著名越剧作曲家陈钧老师等学习作曲。曾荣获“吟飞”首届全国电子管风琴大赛一等奖、最佳编曲奖,202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桐乡小戏艺术邀请展优秀作曲称号,2023年获得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小型作品)新人奖。
许任飞
自幼先后师承上海音乐学院鲍敖法先生;上海民族乐团郁水淼先生;当代中国笛坛宗师俞逊发先生,得授口笛秘技与当代竹笛演奏体系,深得南派竹笛清丽婉转之神韵。上海文广民族乐团竹笛声部首席/独奏演员:领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口笛领奏,开创民乐现代演绎新范式。民族文化传播使者:曾赴美国、丹麦、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参与文化交流与传播,于多个殿堂级音乐场馆展现中国竹笛艺术。擅长“戏曲新国潮”融合演绎:融汇中国戏曲之韵律、民族管乐之精髓、传统竹笛之技艺。与昆曲王子张军先生数次合作展现当代“戏曲”新模式。联合创立“樂乐樂社”海派融合乐团: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成功创演《宫商角徵羽》系列多媒体音乐会;参演2019年第16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演出(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白玉兰奖/文华奖获奖艺术家专辑御用笛师;上海市民大美育导师。以江南丝竹为根基,兼收北派刚健之气,在俞派笛艺体系上发展出“清、透、圆、润”的声腔化演奏特色。尤擅通过气息控制实现人声化演绎,在《姑苏行》《秋湖月夜》等经典曲目中展现独特的诗意表达。
张锦天
国家三级演奏员,上海戏剧学院打击乐专业科班出身,现任职于戏曲院团司鼓。以复合型音乐人才身份横跨戏曲、现代剧场、流行音乐三大领域,形成“传统韵致×先锋表达”的艺术特质。核心艺术实践涵盖:常年担任CCTV《空中剧院》等国家级平台御用鼓师,参与录制剧目屡获中国戏剧奖、国家艺术基金等重点项目支持;为《大清相国》等文化部重点话剧定制打击乐声效系统,实现传统锣鼓经与现代戏剧美学的有机对话。
作为樂乐樂社主创人员,以打击乐/贝斯双栖身份活跃于九棵树艺术中心先锋舞台,参与“冷酷仙境”乐队《棉草记》魔幻现实主义音乐剧场创作,塑造“新国风”视听范式。连续三年参与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玲珑国乐”国乐推广品牌,并受聘《中国好鼓手》等专业赛事专家评委,被业界评为“新生代戏曲鼓乐传承最具创新意识的实践者”。
特邀嘉宾
陈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临床一部副主任医师。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上海龙华医院陈跃来名中医工作室继承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舒缓分会常务委员;上海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马子霖
龙华医院心病科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担任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主动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叶聿隶
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孟河医派丁氏第五代弟子,曾任职于龙华医院内科、急诊科多年,师从龙华医院主任医师、孟河医派丁氏第四代传人——丁一谔。中医科普读物《大节气,小茶包:二十四节气中的健康密码》主编;上海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团委医苑新星健康讲师;上海市中医医联体(曙光—黄浦医联体)基层骨干研修班妇科医师;朱生樑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成员;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陆氏针灸工作室成员。
合作品牌
樂乐樂社由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乐器协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章文婷组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樂乐樂社以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先锋电声乐器、西洋乐器结合,原创乐曲为主,辅以即兴音乐构造不同形式类别和风格的演绎。尝试以“破圈”的方式,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展现器乐魅力。探索本真的音乐,以音乐为语言与世界对话。
不仅跨界融合,樂乐樂社还致力于推陈出新,在传统音乐的推广上不遗余力,尤其将传统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审美相结合。既有传统经典流派曲目,也有经典流行等改编曲目演绎,甚至在戏曲风格音乐上也有不俗表现。旨在让更多爱乐者更全面了解民族音乐的多元性。同时在演奏形式上不拘泥于人数限制及组合形式,有中西结合以及全民乐组合形式。
樂赏震旦
樂赏震旦是由上海震旦博物馆特邀跨界音乐社团樂乐樂社联合出品打造的系列活动,旨在用多元音乐构建时空对话,放大器乐与器物魅力,谱写新潮霓裳羽衣曲。
活动介绍

主题:【樂赏震旦】秋收•养藏——樂养身心音乐会
时间:2025年10月19日(周日)15:00–16:00
地点:震旦博物馆二楼汉唐陶俑展厅
合作品牌:樂乐樂社
参与方式:活动公益免费,无需预约,观众需持博物馆有效门票入场;二楼汉唐陶俑展厅视情况于演出时段限流。